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造出一批体现绿色、智慧、先进、高效副中心工程的总体目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持续进步,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提升建筑工程建造的整体水平。为更好实现总体目标任务,具体提出五项基本目标:一是严格执行高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二是鼓励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降低施工现场垃圾排放量,减少施工现场用工量,提高质量和建造效率;三是优先采购全寿命期中环境影响小、环境绩效优的绿色建材,鼓励采用预制构件、整体卫浴、模块化内装产品,装配式机电产品等标准化部品部件,实现建造过程绿色化;四是实施碳排放策划,在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碳排放控制,合理确定碳排放水平,制定合理碳排放控制目标,助力副中心率先实现碳中和;五是优先选用先进、适用、经济的绿色建造技术,打造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绿色施工样板工地,为推进绿色建造提供实践依据。
指导意见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要求和生活区节能指标控制等内容都明确提出了严格的量化指标和工作措施。
1.资源节约方面,主要包括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目标控制和量化指标。如节地提出施工用地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的要求;节能提出使用现场500公里以内的建筑材料采购量占比不低于70%的要求;节水提出施工现场节水器具配置率达100%的要求;节材提出建筑实体材料损耗率、非实体材料(模板除外)可周转率、施工现场非实体新材料使用量等方面的节材控制指标。
2.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场界空气质量指数、施工噪声控制、建筑垃圾减量控制、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污废水控制与水资源保护、油烟废气控制、施工现场落实“六个百分百”等七个方面的环保指标控制要求。如对PM2.5、PM10等场界空气指数和建筑工程固体废弃物排放、再利用进行指标和措施控制;对建筑材料包装物、施工废弃物和有毒有害废弃物实现100%回收和分类收集运送。对现场绿色施工提出原则上施工围挡不低于3米,必要时设置5-7米的要求。
3.从业人员职业健康要求方面,严格规范个人安全防护和教育培训,如提出现场个人防护器具配备率和新进场人员安全培训率必须达到100%。
4.施工现场生活区节能指标控制方面,针对临时设施、节电、节水提出指标要求。对生活区临时设施标准化设置、公共节能节水设备和措施都进行了严格规范。
指导意见主要体现了两大亮点:一是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职责做出详实规定,要求参建单位各司其职、协调分工、齐抓共管,通过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要求等工作措施,营造绿色低碳的建设氛围。二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贯穿绿色施工过程。整合监控智能系统,应用BIM和5G信息通信技术打造智慧工地,推广自动化施工器械、智能移动终端等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传统施工工法进行升级革新,实现技术创新,建立集成管理平台。
通过落实指导意见,推动重大项目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扬尘治理“绿牌”工地、达标免检工程和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评定、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评定等,推动副中心工程创建绿色施工国内样板和典范,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接下来,副中心工程办将联合市住建委等相关单位,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及三大建筑、东六环改造、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中推广实施该指导意见,确保实现目标控制点和绿色施工量化指标,切实将各项绿色施工措施落地、落细,切实高质量推进副中心规划建设。
下一步,将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重大工程建设协调和服务保障力度,优化施工组织,确保实现各重点项目阶段性投资目标和建设目标。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应用绿色建造新技术,实现副中心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推动副中心在国家绿色低碳建筑发展中做出示范和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