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民用建筑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为推动全市民用建筑做好节能降碳有关工作,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2年印发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时期民用建筑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中列出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用建筑绿色发展共计6个方面30项工作任务: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包括6项任务: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完善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开展可持续建筑试点、推动区域示范、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
二是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包括3项任务:提高绿色电力应用比例、提高供热系统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三是完善绿色建造体系。包括4项任务:新建建筑全面落实节能设计标准、推进绿色施工、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四是提升建筑品质。包括5项任务: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推进建筑全装修应用、推动农村建筑节能降碳。
五是推进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包括3项任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强化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管理。
六是创新治理模式。包括9项任务:用好土地出让政策工具箱、发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热计量收费制度、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推动建筑电力需求侧管理、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交易机制、倡导行为节能、开展评优评先活动。
“十四五”时期民用建筑绿色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2025年工作目标:实现民用建筑能耗强度及碳排放强度双降。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完善绿色建造体系、提升建筑品质、推进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创新治理模式。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力争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55%,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平方米,力争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3000万平方米,实施建筑光伏装机容量80万千瓦,新增热泵供暖应用4500万平方米,力争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倡导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中第十六条提到的绿色专篇管理制度指什么?
建筑绿色发展具有“多部门联动、多环节涉及、多主体参与”的特征,设立绿色专篇的核心目的是以绿色专篇为主线,建立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连贯、闭合的管理机制,解决目前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绿色发展要求的落实不连贯、易脱节问题,各实施主体在落实建筑绿色发展要求时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问题。
不同阶段绿色专篇的内容和深度不同。主要是根据各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建筑绿色发展规划,确定不同地块的建筑绿色发展要求。其中:
项目立项阶段的绿色专篇,主要是明确该项目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能源种类、能耗和碳排放指标、可再生能源利用指标、建筑垃圾处置方式等;
项目规划阶段的绿色专篇,则是按照项目立项阶段的绿色专篇,对各项建筑绿色发展要求逐一落实到具体建筑上,使得项目整体达到立项阶段明确的各项指标要求,并在土地出让时竞争更高品质建筑,并进行高标准建筑承诺。
项目设计阶段的绿色专篇,则是按照规划阶段绿色专篇和承诺的内容,在每栋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时进行细化设计,确保规划阶段绿色专篇内容的落实。
项目施工阶段的绿色专篇,则是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规范,明确各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施工要点、隐蔽记录、验收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扬尘治理、垃圾处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图设计得到贯彻落实。
项目监理的绿色专篇,是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明确施工过程中监理参与验收、见证、旁站、签字等具体要求,保证施工图设计的正确实施。
目前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已经牵头启动各阶段建筑绿色发展专篇示范文本的编制工作,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对绿色专篇进行专题研究,已经形成初稿。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论证研究、充分听取相关市场主体意见,尽快发布示范文本。
装配式建筑有哪些支持政策?发展规模如何?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号)在建筑面积计算、优质优价、评优评奖、税收优惠、绿色金融、评价示范等方面提出激励措施。根据《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奖励资金示范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京建发〔2023〕191号),对满足北京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11/T1831)且装配率达到AA(BJ)级、AAA(BJ)级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按照实施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12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号)提出: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5%。其中,2023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45.18万㎡,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47.44%。截止目前,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超过1亿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标准是什么?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有何最新政策文件?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号),我市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标准为:采用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本市的相关标准,其装配率应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11/T 1831)的要求。其中:(1)新建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和商品房开发项目,各单体建筑装配率应不低于60%。(2)新立项政府投资的地上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新建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工业用地上的新建厂房和仓库等,各单体建筑装配率应不低于50%。
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典型代表,是实现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有效途径。2023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京建发〔2023〕92号)和《北京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京建发〔2023〕197号),随后发布了《关于征集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工程项目的通知》(京建发〔2023〕240号)、《关于开展智能建造创新中心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征集工作的通知》(京建发〔2023〕241号)和《关于开展智能建造领军企业和产业基地征集工作的通知》(京建发〔2023〕242号),开展相关试点工程、创新中心等的征集工作。
建筑能耗由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两部分产生的能耗组成,而“装配式”就是解开建筑建造过程中高排放、高耗能难题的钥匙。2022年6月,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北京将基本建成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
乘着政策的东风,一批批以超低能耗为目标的建筑,将装配式建造纳入了建设过程中。装配化率能达到多少?位于通州区的国誉未来悦共有产权房项目,装配化率就高达93%。建成后,它不仅将成为全国装配化率最高的小区,也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集“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等多个标签于一体的高标准建筑。
“无论是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范围,还是实施标准,北京均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正因地制宜,分类型、分步骤推广装配式建筑,目前已涵盖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厂房和仓库等多样建筑。